安防PPP项目是一种响应政府融资政策改革的行业落地模式,在安防行业开始逐步落实并进入建设阶段。相较于传统的BOT、BOOT、PPT等融资模式,安防PPP模式对于安防企业而言,在资金投入、运营模式、利润空间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更大一些,不过,其操作空间以及变现的方式也会更加的灵活。
安防PPP模式
公私合营模式(PPP),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,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,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,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,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,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。
为了约束和保障各方的行为及利益,我国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《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》,确立了社会资本可参与特许经营权的制度性创新,在法律上对PPP模式做出了保护。
安防PPP项目主要以提供公共安全服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商业模式,并且是以地区市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发展,涵盖范围广,牵扯部门多,投入资金高,建设周期长,非大型安防企业不能承受。以平安城市PPP项目为例,首先涉及到的部门就包括财政、发改委、政法委、市政等,建设周期由于牵扯到公安、交通、消防等行业,一般都要一年以上,而投资金额一般在10亿元以内。
政府对于PPP模式是鼓掌欢迎。因为首先从资金上减轻了财政负担,将风险分摊到各个供应商身上;其次是促进民间投资发展,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;再者转变政府职能,利用政府与供应商管办分离的协同机制提高公众服务的水平。
PPP模式对于安防供应商而言,则喜忧参半,因为PPP模式对于安防企业意味着前期需要垫资,项目收益是在运营服务期才能回收,资金回笼较慢(或许可以向当地银行贷款,赚的都给当地银行了),所以安防PPP项目更像是一个慈善项目,拼死拼活地干,后还不赚钱。
那为什么还有企业愿意去做,很简单的原因:一是为了企业的品牌宣传,因为作为行业标志性的PPP建设项目,可以在市场推广方面起到典范宣传作用;二是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,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,获得更多的合作渠道;三是在证券市场可以推动股价上涨,企业可以通过二级交易市场买卖股票变现,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。
所以安防PPP项目,对于集成商和设备商,或许只有大企业才能愉快地玩转,至于能不能名利双收,考验着决策者们的商业智慧和职业操守。